了解亚马逊广告:“赞助”在亚马逊意味着什么?

发布:2023年07月28日

来源: 木木

在中国绘画中,用线由“描”入“写”意味着创作者实现了从关注形象到关注绘画语言本身的转变,造型表现力日趋成熟。从线条运用形式的角度来看,中锋向侧锋、卧锋的转变以及没骨法的发展,其实体现出的是“以线造型”的弱化过程。


笔法的发展对“以线造型”的弱化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最基本的形态。运用好中国画的线条,创作主体需要明确以下两点:一是线条具有不可逆性,即线的完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二是创作之前即要对刻画对象有着深刻的认知。客观物象本身并不存在线条。所谓线条,其实是一种“视觉认知”的结果,是对物象内部形态和动势规律的高度概括,是对形的总结。因此,线条其实不是观察的产物,而是思考的产物。就中国画而言,其以线表现出来的是物体的“物性”,而不是物体的“象性”。线一旦成为绘画的基本语汇,就必须兼具两重功能:一是完成对形的塑造,二是承担创作主体的情感和精神。中国画“以线造型”这一程式规范的逐步形成,便是上述两重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


唐  吴道子  《先师孔子行教像》  拓片


中国画线条形式的变化,同时也在促使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在线条表现从草创到基本成熟的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画线条的形式基本体现为“描”,单纯表现人物衣褶的线条描画之法就有十八种之多。到了晋唐时期,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均呈现出“以线造型”的特点,线条的变化相对较小,基本上是游丝描之类的中锋细线。在这个用线阶段,由于注重形的描写,绘画造型偏向写实,即便“传神”亦是“以形写神”。然而,变化相对较小的线条其实难以表现出创作主体在作画时的情绪变化。


吴道子无疑是在中国绘画史中将线描推向高峰的艺术大师。他依托“莼菜条”来塑造的线描作品在张僧繇顿挫感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用笔节奏,使绘制完成的画面颇具气势。自此以后,中国画线条有了“表情”变化,对外形的把握和对主体情性的表现都得到了增强。


明  徐渭  《黄甲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的荆浩把“笔”单独列为画之一要,提出了笔的抽象审美性:“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线条笔法的抽象性使线条与主体的情感表现变得更加直接化。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抛开造型这一准则来观照线条,会发现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抽象符号。这种节奏和韵律可以直接引起创作主体的情感波动。这种注重笔法的抽象性线条并非无所依傍,如书法的“笔性”便恰好成了绘画用笔的程式准则。


书画本同源。书法中的抽象线条会对绘画造成一定影响。早期中国画的线描多借用篆书用笔,以后渐借隶书、楷书笔法,后来才参入行书、草书笔法。唐宋时期,文人画兴起后,更是加快了“书法入画”这一“联姻”进程。绘画从对形象的关注转向对笔法与墨趣的关注,并很快在元代得到倡导“以书入画”的赵孟頫的呼应。自此,中国画的线条用笔真正进入了由“描”入“写”的阶段。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从细线到粗线再到块面,中国画线条由“描”入“写”的转变其实是对线的一种弱化。


元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卷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没骨法对“以线造型”的弱化


没骨法在突出色、墨独立意义的层面表现出了对“以线造型”的弱化或放弃。从命名来看,没骨画即与双勾设色绘画区别显著。不过,其并非完全放弃了笔墨骨气,而是将“骨”置于一种隐藏状态之中。没骨画的“骨”所针对的更多是线条。线条虽然不是立“骨”的唯一途径,但在传统绘画,特别是双勾设色绘画中,其是承载“骨”的突出载体。“骨法用笔”就是在“以线造型”为主的绘画背景下提出的著名论断。“没骨”所表现出来的由线所承载的“骨”气已然隐没于色、墨之中。当然,没骨画中也并非全无线条,只是这些线条更多是体现在色块、墨块的边缘处。


清  恽寿平(王翚款)  《牡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就没骨画而言,“以线造型”已经化双勾设色绘画中的主动为被动,完全由色块、墨块的形状所决定,故而没骨画不再是“以线造型”,而是以色块、墨块造型。没骨画讲究用笔的精简,甚至鼓励一笔成形,这就要求创作者用笔时不再只是依靠笔尖,而是更多地利用笔腰、笔肚和笔根部分。没骨画所突显出的色、墨之美以及后来由“撞水”“撞粉”法所促成的水、色、墨的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共同消解了线条对画面的控制。由此,具象造型因素退到了次要位置,水、色、墨交融而成的墨渖和色、墨肌理成为审美主角,中国画材质本身的美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当“泼墨泼彩”以泼的方式扩大了笔墨的表现渠道,中国绘画就进入了以“色象”和“墨象”组合为表现方式的现代没骨水墨状态。当创作者形成“用水”自觉,便会不由自主地脱离对传统“骨线”造型的依赖和崇拜。现代没骨画的创作主体不再强调“线”的主角地位,也不再以“线”作为画面造型的主要手段,而是依托色、墨的冲、破、撞、泼以及拓印和拼贴手段来塑造一种墨渖肌理。线条逐渐成为色、墨表现的辅助性元素,甚至被张扬的色、墨所湮没。这种视觉追求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传统中国画线条价值的消亡。就中国画而言,线条和色、墨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无论是“以线造型”还是以色、墨造型,都只是传统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组合形式。


居廉  《海棠蝶石图》  绢本设色


著名画家牛克诚曾经这样表述:“在中国绘画中,对于笔线之‘骨’的重视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论是‘骨法用笔’的倡导,还是那些自古而来所有围绕着墨线而展开的一幅幅作品,都在人们的头脑中强化了一种观念,即,中国画是线的艺术。或者说,如果没有了线,中国画也就似乎不存在了······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古典中国画并非离开了线就不成体统。放弃了墨线之骨的‘没骨’画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要更加客观地看到,色、墨张扬的现代没骨水墨画只是弱化了线条的主角地位而已,并非鼓励创作者放弃“以线造型”的绘画传统。当以“泼”为突破口的现代没骨画不再受到线条限制,色与墨的自由度大大提升,开始成为画面的主角,而这对“以线造型”的绘画传统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补充。



本文节选自《中国美术》2023年第3期

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弱化现象


《中国美术》2023年6月第3期

点击图片购买


《中国美术》2023年全年征订 共6册


人美邀您加入读者交流群


读者交流群

福利发不停

有机会获得书刊等礼品。


活动优先选

有机会参与人美举办的各项活动。



扫码添加“人小美”进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责任编辑:孟祥宇



- END -



扫码关注更多信息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线咨询